商業地產增長
我國商業地產的增長,主要由商品房市場、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市場的發展帶動。在商品房市場方面,隨著2010 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地產調 控,該市場的增速有所放緩,但宏觀調控的整體思路為抑制一二線城市商品房投機性需求,而住房改善性需求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市場的發展并不在調控范圍內,因 此,在調控后,市場呈現更理性、穩健的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 年以及2012 年,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為10.94 和11.13 億平方米,分別較上一年增長4.39%和1.74%,市場增長的趨勢未因宏觀調控受到影響。
在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方面,該市場近年來呈現出持續較快增長的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3 年我國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完成額為1,810.69 億元,到2012 年該投資完成額已經達到12,679.00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4.14%。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推動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 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2.57%,較2002 年增加了13.48 個百分點,年均城鎮化率增長達1.35%,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到2020 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
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帶動我國機場、火車站、醫院、體育館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提高。在機場建設方面,截至2012 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183個,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發 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至2015 年全國民用機場的數量將超過230 個;在火車站建設方面,受益于鐵路建設投資增加的影響,至2012年末我國各類客運火車站已超過1,900 個;在醫院建設方面,根據《2012 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 年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4,170家,其中對電梯個性化功能要求較高的三級醫院為1,624 家;在體育館建設方面,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國各類體育場館已超過100 萬個,根據《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至2015 年全國各類體育場館將達到120 萬個以上。
保障房建設
近年來,保障性住房建設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 年我國保障房基本建成432 萬套,新開工建設1,043 萬套,2012 年新開工781 萬套,完工601 萬套。根據國家“十二五”期間建設3,600 萬套保障房的目標計算,未來保障房建設對電梯需求量將達到50-60 萬套。
舊電梯更新及舊樓改造
在舊電梯更新領域,電梯超過規定使用年限仍違章運行,將帶來電梯安全方面的重大隱患。根據國務院公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特種設備存 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根據中國電梯協會、《全國電梯行業商務年 鑒》數據以及電梯15 年強制報廢的行業規定計算,2013-2015 年我國電梯更新量將分別為30,200 臺、32,500 臺和37,500 臺。
在舊樓改造領域,隨著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在既有建筑中 加裝電梯的需求已經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建設部在“十一五”科技重點支撐項目中列出專項,對既有建筑的改造進行研究,其中特別對全國既有建筑如何改造加裝 電梯設立專門課題進行有關政策、投資、技術、標準、改造方案、需求、審批程序等方面的綜合研究。目前,舊樓加裝電梯已經在北京等地進行試點并將逐步在全國普及,據招商證券研究所預測,目前僅上海便有20 余萬棟既有建筑需要加裝電梯,而廣東省有加裝電梯需求的建筑則約有18 萬棟。
出口市場發展
目前我國電梯出口結構中,外資或合資品牌仍占主導地位,但是國內品牌增長迅速。根據招商證券研究所預測,發達國家的電梯需求未來幾年仍可保持5-7%的增長速度,而中東、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由于經濟增長較快,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幅拉動對電梯的需求。
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 年我國電梯出口保持強勢增長,合計出口量達3.79 萬臺,我國電梯進口量僅為0.19 萬臺,凈出口量達3.60 萬臺。
來源:中商情報網
免責聲明:由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因此本站不完全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及時性,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